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世系源流 >> 宗祠祭祀 >> 内容

专题片:大田县武陵安西河祠

时间:2014/8/14 20:18:58 点击:  【宽幅显示】  【微信号】

 

     在福建闽中,有一个鲜为人知的革命老区遗址---武陵乡西河祠。 武陵乡位于大田县西南部,与漳平市吾祠乡接壤,距县城26公里,全乡平均海拔850米,山地气候垂直分布明显,夏秋季气候凉爽,年平均气温16.83度,这里空气清新,水质纯净,无任何工业污染,是大田县典型的高山乡镇之一。  

     当踏上这片世外桃源的土地;远远就能望见古香古色富丽堂皇的西河祠耸立在白云青山下,肃穆庄严,气派不凡;西河祠建于南宋宁宗庆元年(1195年),清顺治十六年(1659年)重修,1990年后多次整修。祠堂座北朝南,占地面积7千多平方米,分上下两堂,重檐悬山顶砖木结构,形化“织女施棱”,又称“卧地眠牛”;祠后绿树成荫,桃李葱郁;两侧旗杆林立,八面威风;祠前半月形池塘,盛满清源活水,塘水清澈见底,荷花盛开,构成一幅美丽的山水之画!

     正厅上方“西河祠”三字金光闪闪,中间悬挂唐九牧画像,画像下方竖立五片大牌:御前侍卫,探花及第,状元及第,加上肃静,回避,显得庄严威武,令人敬畏!正厅两侧密密麻麻地挂满了牌匾,有历代探花,进士,举人,贡元,文魁,武魁,翰林,外翰,会魁连捷,武顕将军,瑞应重熙,齐美联芳,叔侄司令等等,淋漓尽显林氏家族历史人才辈出,牌匾手工雕刻精细加上贴金装饰,更是熠熠生辉,绚丽夺目。祠堂以实木柱樑架构,上下形成一体,细密繁复,层层相叠,纵横交错,错落有致。不仅具有架构功能特点,而且表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,成为古建筑艺术的主体组成部分。

     西河祠不仅是林氏祠堂,也是中共苏区红军闽中工委会议遗址;正厅前左右侧设立:大田革命历史纪念馆,纪念馆陈设当年革命战士使用遗物,展示闽中革命老游击区,1929年8月20日,朱德率领工农红军出击闽中,途经武陵;1936年春,河北省立农学院党支部书记林鸿图回到家乡武陵,次年春吸收武陵小学校长林大蕃等加入中国共产党,并在武陵建立了大田县第一个党支部——中共武陵小学支部。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,武陵是中共闽中工委、闽西北特委的所在地。纪念馆有林志群亲笔题词,布置逼真,仿佛革命生涯道路就在眼前。

     西河祠屋面纯瓦片建筑,主脊两端燕尾式高高翘起,沿袭闽中建筑模式,高贵而庄严,气派。屋顶功用不但在于掩蔽,并防护自然界对建筑的破坏,还在于与建筑物架构之间的相互联系,相互依赖的作用。他的营造形式不仅给人一种直观的审美价值,还显示出建筑物的自身价值。这座具有地方特色的古建筑艺术殿堂,是福建省国防教育基地,三明市和大田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,大田政府文物保护单位;2014年8月列入:中国报道影视中心--美丽中国百家姓栏目--《世界林氏文化名典》。武陵西河祠与其鸿归巨制,富丽堂皇,精雕细刻,巧构奇筑,乃是中国传统的古建筑营造与闽中地方建筑工艺的结晶。

    西河祠是一支被誉为“亘古第一忠臣”-比干的后裔-林氏,他们大部分来自唐代九牧九房蔇公长子九世孙支系,闽林25世林五公于北宋庆历八年(1048年)由仙游县仙拓山迁入尤溪卅三四都溪柄下坑(今大田县石牌镇长溪村下坑),闽林28世裔孙林廿六于南宋绍兴十四年(1144)年迁入武陵乡桃花村水尾潘山垅;林廿六孙子千五,千六因牛夜不归宿寻至桃花村墓林塆,见地貌胜景,在此建西河祠。如今西河祠林氏占武陵乡四个自然村,现有人口八千人左右(不包含外迁及移居海外人口)。武陵西河祠地灵人杰,钟灵毓秀的山水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儿女,有为官的,为朝廷党政出力,有在野的,为乡民宗亲做事;明清两朝,一探花,四进士,三举人,武顕将军四名,贡生秀才近两百人,已有五个五代有两博士,二十硕士,十三副处级以上高级职称,社会精英,比比皆是;有南宋英财公,平乱有功,封为大夫,授招民之职;明清两朝,有进士林腾蛟,林崇辰,林应举,林左汤等;有武显将军林选青,林枝珍,林冠芬,林寿春等;有举人林曦宵,林清藻,林兴国等;有清光绪十六年间福宁府教授林开先,他平生博学,能信口演讲诸家诠注而毫发无差;有诰封翰林院检讨的林琼;赏戴蓝翎御前侍卫--武探花—林宜春;邵联公,父子七人皆庠生,五代同堂九忠公,名人赠联:“五代三公孙公孙齐美,一堂四父子父子联芳”;五代公林孔谐,与乾隆皇帝同年同月同日生,帝赐匾:“瑞应重熙”;近代革命传奇青年—林志群,曾任闽西北地工委书记,游击纵队司令员兼政委等职;现代英杰林共妙,曾任将乐县县长,县委书记,现任宁德市委副书记,市政法委书记。有为革命英勇献身的林大藩、林鸿图,林笏隆,林壮谦,林其蓁,林友梅,林大森,林金凤,林冠民,林祥云等烈士的英名,永远载入革命史册,给林氏祖祠增光添彩,也给武陵人民带来荣耀和自豪。

    武陵西河祠—这片富有革命光荣传统的土地上,繁衍传承着林氏先祖忠烈爱国比干的子孙后裔;他们继承了先辈的遗志,奋发有为创新业,一心一意谋发展,他们与武陵人民团结一致,因地制宜,开发和发展了高山优质茶基地,养殖业、煤矿、磁铁矿、高岭土、木材深加工等产业也初显生机。“发展老区经济、增加农民收入、建设绿色武陵”已成为武陵林氏族人和武陵人民的共识,发展壮大了武陵反季节蔬菜产业、肉兔养殖业, “武陵烤兔”成为远近闻名的桌上佳肴和馈赠佳品。并为目标的实现而努力奋斗。武陵林氏人民欢迎各界宗亲前来旅游寻亲,探讨源流,弘扬祖先优秀传统文化,促进世界和平;为国家统一,民族繁荣,社会和谐做出应有的贡献!


 

 

 

作者:佚名 来源:不详

共有评论 0相关评论
载入中...
发表我的评论
  • 大名:
  • 内容:




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善心赞助 | 帮助 | 声明 | 法律公告 | 各地QQ群 | 呼吁书 | 鸣谢 | 留言 | 论坛 | 对照表 | 万年历 | 网站地图 | 申请友情链接
  • 寻根网-家谱寻根(www.xungen.wang) ©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  • 在寻根的过程中,前人的奋起、磨砺、责任,成为我们重要的精神财富。--南京谱牒研究
    寻根网传承中华文化,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
    寻根网域名:http://www.xungen.wang http://www.xungen.pw
    合作伙伴:林氏总会 《天下林家》杂志 殷氏网  比干庙 站名书法 国礼书画大师 许国立 官网
    寻根网总编辑 林杰 法律顾问:戴律师(执业证号:13201201010987063)苏ICP备12028648号
  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