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名人 >> 林逋 >> 内容

林逋与晚唐体

时间:2013/1/28 0:34:59 点击:  【宽幅显示】  【微信号】

晚唐体 名词解释
  形成于北宋初期。
  师法贾姚,以小巧细碎的笔法写清苦幽僻的性情
  喜作五律,多用白描,少用典故
  代表诗人:寇准、潘阆、魏野、林逋、九僧(惠崇等),最出色的为林逋。
  1、晚唐体诗派述评

  宋初另有相当多的诗人,偏重以苦吟的写作方法在狭小的格局中描绘清新小巧的自然景象,表达或是失意怅惘、或是闲适旷达的士大夫情趣,这主要是继承了唐代贾岛、姚合一派的风格,其中最重要的是林逋、魏野、寇准、潘阆、与所谓“九僧”(希昼、保暹、文兆、行肇、简长、惟凤、惠崇、宇昭、怀古)。其中除了寇准是高官外,大多是隐逸山林的处士和僧人。他们的生活原本很冷落,又需要显示“不事王侯”的清高,所以写这种诗也就颇为自得。

  贾岛一派诗歌的特长,在于对所描绘对象的细致体察和新颖巧妙的语言表现,北宋初这一派诗人也在这一点上煞费苦心。如魏野的《冬日书事》中“松色浓经雪,溪声涩带冰”,不但对仗精整,“浓”、“涩”两处“诗眼”的表现力也确实很强;他的《书逸人俞太中屋壁》中“洗砚鱼吞墨”之句,是常人注意不到的景象,极小巧之妙。九僧之一惠崇的《池上鹭分赋得明字》中“照水千寻迥,栖烟一点明”两句,据说他曾“默绕池径,驰心杳冥以搜之”(见僧文莹《湘山野录》)。这两句写鹭鸟的活动,一动一静,互相映衬;后一句写出在一片灰暗的烟霭中呈现白鹭的一点亮色,给人以醒目之感,难怪惠崇对此很自负。

  2、重点诗人:林逋 
  ○生平简介  林逋(967-1028),字君复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恬淡好古,自甘贫困,终生不求仕进。隐居西湖之孤山,以养鹤种梅自娱,人称"梅妻鹤子"。卒,赐谥和靖先生。以诗著名,多写自然风景与隐逸情趣,有《林和靖先生诗集》。
  关于林逋是否终生未娶无后,是历史上的一桩公案。南宋有个林洪“自称为和靖七世孙”,韦居安在《梅磵诗话》卷中载:“泉南林洪,字龙发,号可山,肄业杭泮,粗有诗名。理宗朝上书言事,自称为和靖七世孙,冒杭贯取乡荐。……时有无名子作诗嘲之曰:‘和靖当年不娶妻,只留一鹤一童儿。可山认作孤山种,正是瓜皮搭李皮。’盖俗云以强认亲族者为瓜皮搭李树云。”陈世崇《随隐漫录》卷三也说:“林可山称和靖七世孙,不知和靖不娶,已见梅圣俞序中矣。姜石帚嘲之曰:‘和靖当年不娶妻,因何七世有孙儿。盖非鹤种并龙种,定是瓜皮搭李皮。”
  各路史家的评说,绝大多数认为不娶无后乃是铁的事实,另类言语均为小人腹诽猜测之语。

 

  ○林逋 诗歌创作概况

 
  林逋诗多词少,今日流传下来的诗有300多收,词仅存三首。内容多为写隐居生活和西湖风景。
  钱钟书先生在《宋诗选注》中评曰:“那时候有一群山林诗人,有的出家做和尚──例如所谓“九僧”,有的隐居做处士──例如林逋、魏野、曹汝弼等。他们的风格多少相像,都流露出晚唐诗人贾岛、姚合的影响。林逋算得这里面突出的作者,用一种细碎小巧的笔法来写清苦而又幽静的隐居生涯。他住在西湖的孤山,歌咏西湖风景的诗很多,也是他比较好的作品。”
  林逋诗词不少成千古名句,其《点绛唇》与梅尧臣之《苏幕遮》、欧阳修之《少年游》三阙被世人称为咏春草绝调(不过王国维先生认为南唐冯延已“细雨湿流光”五字也是“能写春草之魂”)。
  林逋诗中最有名者当然是《山园小梅》。

  ○代表作

 
   ※山园小梅 

   众芳摇落独喧妍,占尽风情向小园。
   疏影横斜水清浅,暗香浮动月黄昏。
   霜禽欲下先偷眼,粉蝶如知合断魂。
   幸有微吟可相狎,不须檀板共金樽。

本诗里的“疏影”、“暗香”一联,素来被誉为“警绝”。

首先,作者从水中的倒影写梅,从虚处着笔,这就多一重意味,便于渲染静寂的气氛。疏淡的梅枝横出斜逸于水上,香气在空中若有若无地浮动,前者打破了纵的图式,形成视觉上的平衡,富有画面之美,后者又打破视界的局限,给人以身临其境似的飘渺之感。而“水清浅”与梅枝的配合,更显出苏轼《书林逋诗后》所谓“神清骨冷”的情趣;“月黄昏”与暗香的配合,也更显得朦胧清幽,两者共同构成了一种清雅超逸的意境,传达出作者的人生意趣。但从全诗来看,格局未免太小,后面自鸣清高的标榜,也实在有唯恐不为人知的味道。
 

  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

底处凭阑思眇然?孤山塔后阁西偏。
阴沉画轴林间寺,零落棋枰葑上田。
秋景有时飞独鸟,夕阳无事起寒烟。
迟留更爱吾庐近,只待重来看雪天。

  3、“晚唐体”的评价

  晚唐体大致起于太宗时,至真宗朝形成风气。他们喜作五律,崇尚白描,少用典故,但并不忽视炼字炼句。由于苦吟,所以常有沁人心脾的佳句,而且往往在两联对句上见出功夫。但他们生活积累不足,意境较狭,往往沉溺于用小巧细碎的笔法来描摹景物,或者发抒清苦幽僻的个人性情,变化不多,波澜很少,所以等到西昆体勃兴后,这一派的势力便相形见绌了。

  ○晚唐体的三点毛病

  一是意象单调。《六一诗话》记载了一则故事,说有个叫许洞的进士和九僧一起分题咏诗,提出不许用山、水、风、云、竹、石、花、草之类字眼,“于是诸僧皆搁笔”,由此可见他们生活情趣的偏狭。

  二是形式呆板。他们效仿姚、贾,所作以五律为多,且大都把功夫用在对仗的中间二联上,句式大体是前两句为二一二,后两句为二二一,而把单音节处作为“诗眼”,格外加以琢磨。
  由于他们生活狭窄,才气有限,常在同流前辈的诗里乞讨,令人耳目一新的地方并不多。像“多”或“全”与“半”的搭配(希昼《留题承旨宋侍郎林亭》“会茶多野客,啼竹半沙禽”,简长《送僧南归》“吴山全接汉,江树半藏云”),“入”的使用(惠崇《访杨云师淮上别墅》“河分冈势断,春入烧痕青”,《送迁客》“浪经蛟浦阔,山入鬼门寒”)等等,都成了套路。

  三是诗中表现情感单一。大致不出乎闲适、旷逸、愁闷、惆怅之类,所以色彩比较单一。

 

作者:佚名 来源:网络

共有评论 0相关评论
载入中...
发表我的评论
  • 大名:
  • 内容:




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善心赞助 | 帮助 | 声明 | 法律公告 | 各地QQ群 | 呼吁书 | 鸣谢 | 留言 | 论坛 | 对照表 | 万年历 | 网站地图 | 申请友情链接
  • 寻根网-家谱寻根(www.xungen.wang) ©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  • 在寻根的过程中,前人的奋起、磨砺、责任,成为我们重要的精神财富。--南京谱牒研究
    寻根网传承中华文化,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
    寻根网域名:http://www.xungen.wang http://www.xungen.pw
    合作伙伴:林氏总会 《天下林家》杂志 殷氏网  比干庙 站名书法 国礼书画大师 许国立 官网
    寻根网总编辑 林杰 法律顾问:戴律师(执业证号:13201201010987063)苏ICP备12028648号
  •